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主要学习事迹范文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事迹 1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 108 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 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 7 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进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24 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达 12670 元,是修路前的 40 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 1997 年的一天,38 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估计七八公里,计划 20 年修完,每天修 1 米即可,全村将近 400 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坏消息还是传来了。村民黄会元被巨石砸中,滚落下山,悲痛万分的毛相林一度动摇了修路的决心……此时,黄会元的父亲站出来说,“为了子孙后代,我儿子死得光荣!继续修!”顿时,大家齐刷刷地举手,擦掉眼泪,继续走向施工场地…… 终于,2024 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事迹 2 出山的路通了,青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