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程质量管理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法律规范》 GB50204-2024《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2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法律规范》 GBJ119-882、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轻骨料:浮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0mm,不允许含有超过最大粒径两倍的颗粒。级配要求为通过 5mm 筛孔不大于 90%,通过 10mm 筛孔为 30%~70%;通过 20mm 筛孔不大于 10%。空隙率不大于 50%,吸水率 1h不大于 25%,含泥量不大于 2%,松散密度,筒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陶粒:与上述要求相同,并不得混夹杂物或粘土块。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10~C30 时,不大于 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30 时,不大于 3%。水泥:325 号、425 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产品经质量认证,掺量必须通过试验室确定,技术性能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主要机具:搅拌机、吊斗、手推车、磅秤、插入式振捣器、铁锹、铁盘、木抹子、小平锹、小勺、水桶、胶皮水管、外加剂量容器等。作业条件:原材料包括水泥、轻骨料、外加剂等进场时检查出厂合格证,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要求,并应复验轻骨料,每 200m3 为一批(不足 200m3 按一批),必须检验:松散密度、颗粒级配、筒压强度、1h 吸水率。天然轻骨料检验含泥量,复验不合格,应查明原因,实行措施。试验室进行试配,确定配含比及坍落度。经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轻骨料堆放场地应有排水措施,使用时尽量保持颗粒混合均匀,避开大小颗粒分离,按自然级配堆放时,其高度不宜超过 2m,防止树叶、泥土或其它有害物质混入。模板拼缝应严密,若采纳木模时,必须浇水湿润。外墙大模板外模下口圈梁部位应有防止漏浆的措施。施工前熟悉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3、操作工艺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材料计量→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材料计量: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均按重量计,骨料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3%,水泥、水和外加剂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2%,轻骨料宜在搅拌前预湿,因此根据配合比确定用水量时,还须计算骨料的含水量(搅拌前应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