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典籍里的中国语录积累

典籍里的中国语录积累_第1页
典籍里的中国语录积累_第2页
典籍里的中国语录积累_第3页
典籍里的中国语录积累典籍里的中国语录摘抄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宝。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晓得。《礼记*学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典例观点 1.与历史对话,让文字活起来 在《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穿越的方式回到汉朝,与著名演员倪大红饰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对话,采纳“故事讲述场”的舞台结构,以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带领观众读经典,让《尚书》的文字活起来,真正实现“与历史对话”。 2.《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典籍里的中国》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记载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历史。打开这本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3.伏生守护和传承《尚书》 秦末动乱,书籍遭劫。为了保护典籍,伏生带着家藏的《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尚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伏生历经艰难,终于把《尚书》带回山东,埋在家的墙壁里。等到天下安定,才挖出来重新整理,后来通过讲解传授的方式,使其不断传播,薪火不灭。 4.古人重“典” 甲骨文中的“典”字,就像是一双手捧着竹册。慢慢的,演化到了小篆,“典”字是将“册”放到“几”上。无论是双手捧或是放在桌几上,我们都能从古文字中感受到时人对待典籍的重视、尊敬态度。 5.何为九州?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州分别是:豫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雍州、幽州。据《吕氏春秋》记载,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后来,九州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 6.何为民本? 《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说,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简而言之,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战国时期的孟子曾提及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代贤臣魏徵与太宗论政,也有“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当下中国提倡“以人为本”,致力于全面小康,推动精准脱贫,都是民本思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