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ZHENGJIANDU财政监督CAIZHENGJIANDU20194——关于湖南省财政监督工作的调研报告监督广角补强监督短板提升财政治理●湖南省财政厅财政监督检查局【摘要】近年来,湖南财政监督进行了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全省各级财政监督部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调研发现,湖南省市县财政监督在机构建设、手段创新、成果利用和嵌入预算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而建立适应现代财政制度的财政监督机制需要从充实机构队伍、推进信息化建设和财政内控建设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关键词】财政监督短板问题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自我监督,在内部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财政监督作为财政四大职能之一,是财政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是保障财政改革和资金安全的重要抓手。为深入了解湖南省财政监督工作现状,调研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书面调研,并先后赴长沙、岳阳、衡阳、湘西等7个市州及所辖县市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一、湖南省财政监督工作基本情况及成效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湖南全省财政系统专职监督机构在岗人数656人(其中:省本级19人,市县637人),约占全省财政系统总人数的2.2%。2017年,全省财政监督系统围绕服务财政改革发展,先后组织开展了会计监督、内部监督、专项资金等系列重大检查,有力维护了财经法纪、规范了市场秩序、推进了财政改革。全省重点检查单位6369家,发现违纪违规金额约45.1亿元,通过追缴等方式纠正违纪违规金额达21亿元。二、当前财政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湖南省财政监督工作在创新机制、改进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财政监督仍然是该省财政管理中的短板,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一)财政监督工作队伍亟待加强主要体现在市县财政监督缺机构、缺编制、缺人员,在岗人员年龄老化。一是缺机构。2015年机构改革前,全省共有88个市县区完成了机构高配或升格;此次机构改革后,市一级基本取消了机构高配或升格,大部分县市也取消了机构高配或升格。截止到2018年10月底,全省只有13个县市保留机构高配或升格。机构的降格,给全省财政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调研发现,部分县市不仅仅是取消高配或升格,甚至连财政监督专职机构都撤销了,如一些城区均没有专职的财政监督机构;部分县市财政监督专职机构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初步统计全省共有32个县市区财政监督与绩效、法规、纪检、采购等部门合署办公。二是缺编制。调研发现,截止到2018年10月底,全省市县财政监督系统共有在岗人员596人,但经过同级编办批复或财政部门认定的编制数仅为342名。由于缺编,部分人员没有正式身份,严重制约了财政监督队伍稳定和发展。三是缺人员。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10月底,全省市县财政监督系统在岗人员较2017年底减少了约41人,同比减少6.4%;较2015年机构改革前减少了约100人,同比减少14.5%。此次调研发现,一些县市特别是城区财政监督人员缺位现象严重,如一些城区既没有专职的监督机构,也没有专职从事财政监督工作的人员;部分县市区由一人同时64财政监督CAIZHENGJIANDU20194监督广角负责国资、纪检、法规和财政监督等多项工作。由于人员缺位或身兼数职,监督工作难以开展。各地普遍反映,市县财政监督系统人员老化现象严重,年青优秀的财政监督人才十分匮乏。全省来看,市县财政监督专职机构51岁以上人员约占27.3%。部分市县财政监督人员年龄整体偏大,如怀化市虽有6人,但50岁以上有3人;某县虽有5人,但平均年龄51岁;某城区虽有2人,但年龄都在50岁以上,并接近退休年限。一些地方甚至把监督部门作为安置老弱病残的去处,人才储备、业务技术现状与财政监督工作要求严重脱节。(二)财政监督工作重点不明、效率不高目前财政监督工作都是以手工查账为主,人少事多责任重,监督起来疲于应付。一是监督重心不突出。一些市县反映,财政监督部门成了同级纪检监察和督察等部门的后备队,人员被频繁抽调或借调到相关部门。如某市本级仅有1位业务骨干,却被长期抽调参加巡察工作;某区仅有2人,却经常被抽调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