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书记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去年 5 月,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面对这历史性的重要机遇,站在建党百年的崭新起点,我们必须树立正确党史观,不断增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政治担当,充分总结党的社会治理实践和历史经验,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加强社会治理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立场。 我国社会治理始终坚持正确的进展方向、保持较好的治理效能,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牢牢把握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权。1942 年 9 月,中央明确指出,每个根据地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条件和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社会治理的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做到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抓推动,不断提升党领导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中央部署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设计、亲自推动,在市县镇三级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全会、市委常委会多次讨论部署相关工作,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动员大会、全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推动会等,印发《实施意见》《责任分解》等指引性文件,在全省率先建立明确职级建制、实体化运作的三级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切实做到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推动、全面落实。 加强社会治理必须始终坚持为民惠民利民的目标定位。 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与改革时期,社会治理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系列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治理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努力改善民生、安定社会秩序,社会治理成效巨大。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善于集中群众的意见,并将正确的意见贯彻于群众工作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理念,指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