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为法律规范和加强对危险源的识别,特别是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安全管理,强化重大危险源的分级监控管理,将有限的资源放在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项目管理上,积极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公司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施工服务中可能影响的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并对其进行重点监管。3.定义 重大事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危险源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潜在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和能量,且危险物质和能量和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储存区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4.部门职责序号部门职责1项目部(1)对项目施工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形成重大危险源台账,并定期上报;(建议直接规定上报时间)(2)对项目施工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查、管理;(3)按要求做好施工前条件验收的各项工作。2工程管理部督促项目部落实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各项措施。3安质科技部对项目部施工重大危险源管理进行监督、检查。5.管理标准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单位负责人负责全单位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组织领导工作,并审核批准《危险源辨识报告》和《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安质科技部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工程管理部和其他有关部门系统地在全公司项目范围内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根据相关法规及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的确认,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24〕56 号)和《关于法律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24〕125 号)以及地方政府文件要求,将重大危险源根据以下类型进行确认:(1)施工作业活动类:明挖施工,洞挖施工,石方爆破,填筑工程,灌浆工程,斜井竖井开挖,地址缺陷处理,砂石料生产,混凝土生产,混凝土浇筑,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及机电设备安装,建筑物拆除等。(2)大型设备类:通勤车辆,大型施工设备等。(3)设施、场所类:存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