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爱国人物的爱国事迹五篇 700 字 历史爱国人物的爱国事迹 1 古今中外,爱国人士比比皆是,古往今来,爱国人士层出不穷。 中国乃是屹立在东方的雄雄大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光辉历史。上至商夏,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这个词,从未从人民的心中忘却。中华儿女都已自己的行动,以自己的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王师比定中原日,家怨无忘告乃翁”这是宋朝陆游在临终前告诉自己的儿子,宋朝军队收复中原时,一定要告诉他。陆游死时唯一挂念的还是自己的国家,这爱国之情有多么强烈啊! 爱国的人,历来被世人赞扬甚至于名垂千古,而卖国贼,不仅受到世人的唾骂,一致留下千古骂名。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爱国人物和事迹,这些人物和事迹深深的打上国家的烙印。同时这些人物和事迹又代表着本国的国之情,推向世界。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爱国事迹仿佛把每个国家都团结得更加紧密。 如今我以祖国的富强而骄傲,为祖国的繁荣而自豪。当今,中华儿女遍布世界各地,让每个中国人放飞洁白的和平鸽,让和平鸽永远飞行在中国领土,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首都,让五千年的古文化继续得到传承。让爱国之情永远燃烧在国人心中。 历史爱国人物的爱国事迹 2 1919 年的盛夏,原本相隔数千里、年龄相差 6 岁的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天津的一次学生集会中不期而遇。 那天,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念书,担任着女师女界爱国同志会讲演队队长和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的邓颖超在天津南开学校的礼堂里进行讲演。而此时,不久前刚从日本回国参加五四运动、担任着《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主编的周恩来正巧坐在礼堂的中间。邓颖超精彩的讲演打动了周恩来,这一天周恩来和邓颖超开始相识。 这次相遇的背景决定了他们日后爱情的性质。他们是因为革命才走到一起的,革命是他们爱情产生的媒介和前提,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两个革命者的爱情。 此后不久,周恩来和邓颖超一起发起成立了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核心组织——觉悟社,并出版革命刊物《觉悟》。这一段时间共同战斗的经历却为他们日后情感的进展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1920 年 11 月 7 日,周恩来赴法国勤工俭学。远在法国的周恩来每每思念起祖国、思念起祖国的朋友和亲人时,邓颖超那热情、勇敢而又淳朴、端庄的形象便在他的眼前一次次闪现。 1923 年春天的一天,已经转到天津仁达女校任教的邓颖超收到周恩来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在这张明信片的背后,周恩来用刚劲、奔放的字体写着:“奔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