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顿和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问题研究一、深入分析软弱涣散党组织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班子软弱是基层党组织涣散的根源,究其原因是党组织书记见识少、视野窄,思想解放不够、工作思路不清,综合素质偏低、双带能力差;班子成员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带头为民服务、干事不够,履职尽责能力水平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少,党员群众意见较大。具体表现为:班子成员不团结,日常沟通交流少;遇事推诿扯皮,不愿担责、不敢担当,执行力不强;工作分工合作坚持不好,党组织书记不熟悉党务,与主任协调配合不够,作用发挥不出来。三培养活动开展不够,村组后备干部缺乏。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教育管理滞后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诱因,究其原因是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疏于政治理论和党规党纪方面知识学习,活动形式和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党员教育管理等同于普通群众,党员党性意识、党员意识不强,党员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不出来;入党动机有偏差,对为什么入党、入党做什么、为党留什么理解不深刻。具体表现为:党员老龄化严重,中青年党员外出务工较多,党员难集中、流动党员管理难;学习教育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一年一学习、学习在七一、七一读文件、文件照着念现象;党员群众争名争利、矛盾纠纷较多;发展党员不够规范,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不够。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发展缓慢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体现,究其原因是对村情熟悉把控不够,大胆探索精神不强,感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魄力不足;传统思维发展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对实施土地流转、搞农业规模化生态化知晓不多、思考不深;缺乏主导产业和品牌意识,集体经济薄弱。具体表现为:产业多、小、乱、杂,形不成规模,科技生产应用水平低,多为自给自足,不能把产品变商品、把商品变现金。小农意识较强,缺乏对产业的整体布局和谋划,群众增收匮乏,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础建设薄弱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第1页共6页散的症结,究其原因是沟通协调能力差,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恶劣,基础建设投入大、效益小、覆盖面窄。具体表现为:道路硬化率低,晴通雨阻现象严重,交通条件滞后,群众出行难;生产用水以土渠为主,渗漏严重,灌溉用水难以保障;人畜饮水管线长、管理难度大,用水不安全因素增大。医疗卫生建设滞后,医护人员不足,群众就医难、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度执行力不够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病理,究其原因是把制度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执行制度不力不严、大打折扣,存在宽松软。具体表现为:落实党员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存在准备不充分、敷衍了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与在形式上求新颖、在内容上切实际、在效果上重满意的目标差距较大。二、探索软弱涣散党组织晋位升级的做法和措施(一)选优培强带头人,树好方向标。党组织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是党员群众的主心骨,通过选拔、管理、培养,形成党组织书记人才成长链,立好方向标。一是识别好选拔好。以党组织换届为契机,全面开展满意度测评和谈心谈话,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敢于打破传统定势思维,把年龄大、学历低,凭老办法、老经验、老人际关系处理村务、缺乏创新意识的党组织书记调整下来,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懂党务、群众公认,领导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年轻化、知识化的人才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不断优化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二是培养好教育好。县级及以上党组织突出加强对党组织书记的政治理论学习、外出参观考察和能力提升培训;乡镇突出加强实践经验、产业培植、调处矛盾纠纷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训等。大力实施三培养,重点从创业回乡青年、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致富带头人中的党员进行培养,确保每个村都有2名以上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同时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后进村任职。三是激励好使用好。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监督和管理,健全完善党组织书记目标承诺、年终述职评议和工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