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一线工作法”什么是“一线工作法”一线工作法是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一线工作法”包括“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措施在一线落实、办法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作风在一线检验、能力在一线提升”“十个一线”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的核心是干部下基层,价值在于“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机制建设。实施“一线工作法”,切实提高了机关执行力。“一线工作”多多益善围绕“六个加快”,推行“一线工作法”,旨在全市机关干部中转变作风、推动工作。笔者以为,“一线工作法”的好处主要在于“三有”。一线有舞台。干部创业干事,一线是最好的舞台。真正投身创先争优,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乐于把一线当舞台,沉到一线,蹲点一线,扎根一线,锻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可以说,干部的吃苦精神有多大,一线的舞台就有多大。有的干部不愿深入一线做工作、化矛盾、破难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怕直面问题,缺乏吃苦精神,总想“高空指挥”,喊喊口号,写写标语,满足于形式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一线有良策。当碰到棘手问题一筹莫展时,当开展某项工作寸步难行时,当遇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时,只要坚持走进一线,思想就不会僵化,精神就不会懈怠,办法就不会枯竭。因为一线有鲜活的实践,群众有闪光的点子。干部坚持走进一线,就能看到工作差距在哪儿,多分责任感和紧迫感,就会知道群众的所忧所虑,意识到自己的埋怨怠惰是多么不应该。当然,坐在车里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围着桌子坐一坐式的走进一线,是不会有啥收获的,因为良策是要用心去“挖”的,而“挖”就要耗时吃苦。一线有民心。人们常说,群众盼干部下到一线、沉到一线。一个“盼”字,说明干部平时到一线实在太少。而这势必影响干群关系,时间一长,难免失去民心。群众希望干部帮助自己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指手划脚,乱放“空炮”。建设服务型政府,离不开干部对群众面对面的服务,心贴心的交流,“一线工作”多多益善。学习“一线工作法”,贵在真正行动,需要长期坚持。接近“真理”的好办法“一线工作法”的核心是干部下基层,价值在于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机制建设。它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体现了活生生的辩证法,有利于提升机关执行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