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奋力读书故事 10 篇 读书是需要意境的,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是最适合阅读的时机。才能把留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书卷上,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以下是我整理的古人奋力读书故事,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 古人奋力读书故事 1 唐汝洵是明朝人,他小时候是个既聪慧又得意的孩子。谁知,他 5 岁那年,不幸得了天花,这场病使唐汝洵的世界从今失去了光明。 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秀丽风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苦痛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头主动地面对生活。 哥哥们上课的时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细地听,仔细地记。虽然他很坚韧,但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由于他看不见,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有时候,课文很长,他凭耳朵听根本就记不住先生讲的内容,只好学古人用结绳记事。他还宠爱上了诗歌,由于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他不用眼睛也能够体会到。经过不懈努力,唐汝洵最终成为了明朝的学者和诗人。 【感悟】唐汝洵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更没有生活在别人怜悯的怀抱里,而是用不屈的精神和坚韧的斗志去鼓舞和感召他人,使自己弱小残缺的身躯显得高大、伟岸。一个安康的人要获得如此成就,尚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一个历经坎坷的残疾人都能够如此面对生活,我们正常人不更应当宠爱生活吗? 古人奋力读书故事 2 邴源是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这使原来就贫困的家庭更加困难。邴源是个求知欲很强的孩子,可是家里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不用说拿钱供他读书了! 邴家四周有一所私塾,每天他都能够听到从里面传来的读书声。一天,他从私塾门口路过,想起读书的事情,鼻子一酸,不禁大哭起来。私塾先生听到他的哭声,走过来问他怎么了,邴源抽噎着说:“我真艳羡那些能够读书的孩子,我的家里很穷,没有力气供我读书,因此我的心里很难过,就哭了起来。〞私塾先生听后,觉得象邴源这样渴望读书的孩子很难得,就对他说:“孩子,你要是真想读书,就到我这里来吧,我不收你学费。〞邴源一听,兴奋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连连向老先生表示感谢。 邴源天资聪颖,再加上读书很用功,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学会了其他孩子几年才能够学会的东西。他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时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吸取学问。长大后的邴源照旧很爱读书,常常到各地去拜师求学,后来他的学问日益增多,向他求学的人也多了起来。 【感悟】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