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教育家于漪同志学习感想前一段时间,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人民教育家于漪同志学习”大会,考虑到必须有人关注学生情况,我们学生进展讨论中心的几位老师去楼层查看学生学习情况,未能参加此次学习大会。为此,感到遗憾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于漪同志到底是谁?我们要从她身上学到什么呢? 带着疑问,大会结束后,我学习了于漪同志的文字材料,才对于漪同志有了一点了解。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 年 2 月 7 日生,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 年 7 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获得者,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她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 年被评为语文特级老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讨论会副理事长等职,代表作品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文集》等。在 67 年从教时间里,她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她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她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以“全面进展的人”为培育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有力推动了语文教育由“语言——文字”型教育到“语言——思维”型教育这一划时代转变的实现。她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这也是学校召开学习大会,希望全体老师向于漪同志学习的原因之一吧。 在关于于漪老师的文字材料中,有这么一篇《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有水平?于漪有个看法:一个班教好一二十个学生是不稀奇的,要教好每一个学生,那是千难万难的。当好老师,要有能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我深感惭愧,在从业之初,我也是抱着同样的理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每一位学生。可是,在我入职的这近三个月以来我发现除了自身教学经验还有待于努力之外,我并没有跟随最初的理想,关注每一位学生,我跟孩子们沟通的时间太少了,我对他们的了解也不够,我还没有完全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不知道他们喜爱哪个明星,喜爱哪首歌,喜爱哪款游戏。我想这是我必须向于漪同志学习的一点: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我知道我对于漪同志的学习还只是九牛一毛,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还有很多需要向于漪同志学习,作为一名新入职的人民老师,我更需要更多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