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推进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VIP免费

关于推进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_第1页
1/5
关于推进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_第2页
2/5
关于推进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广泛参与为基本原则,按照“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要求,围绕整体推进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市建设的总体要求,以产业基地为抓手,以节约资源投入、高效利用资源、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排放为重点,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和配套设施设备,努力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二、目标任务通过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排放量明显减少,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循环经济目标。到20XX年(下同)种养加(销)循环、林养加(销)循环经济模式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覆盖面分别达到80%、70%,逐步提高林产品就地加工能力;产业基地新建农村沼气池10万口,总量达到35万口,沼液综合利用面积达到30万亩,新村沼气建设的沼液利用率达到100%。(二)现代立体农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林下间种、套种豆科作物、蔬菜等种植模式和林下养殖小家禽(畜)等养殖模式,提高耕地、林地利用率,果园、林地种养殖立体开发利用面积达到80万亩。(三)种养配套发展目标。推行“1+3”伴生发展模式,即将养殖小区建设与产业基地、标准农田、高效林地建设融入配套,共同发展。根据水环境容量和土地承载能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养殖小区(场),建设一个养殖小区(场)必须发展产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与养殖业配套发展的结合率达到90%以上。(四)节约减排目标。节水灌溉面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第1页共5页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000万亩、次,推广新型生物农药实施面积50万亩,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在90%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基本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秸秆利用率在30%以上。三、工作重点(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型水库节水配套改造、病险水库整治、灌渠配套、渠道防渗、田间排灌渠建设、山丘区塘堰和蓄水池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的范围,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推进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土地、水资源、农业投入品的节约利用,提高综合利用率。一是节约用地。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粮田建设,努力扩大农作物复种面积,增加间作套种;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办工业企业、小城镇建设、修建民居、发展农村养殖业都要实现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二是节约用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精准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增加有机肥使用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推广节药技术。全面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快推广物理和生物杀虫灭菌技术,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降低农药残留。四是节约用水。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缓解资源型缺水的紧张状况和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兴修水平梯田、水平沟、隔坡梯田等田间保水工程,减少地表径流,提高雨水拦蓄入渗利用率,修建集雨蓄水、温室大棚等设施,加快推广滴灌、渗灌、管灌、喷灌、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型灌溉方式。(三)降低种养业废弃物排放和推进资源化利用。提高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产效益。一是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沼气生产技术,重点开展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二是种植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等饲草生产和秸秆生产用材技术,加快农作物秸秆第2页共5页的处理和利用。三是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利用农产品加工后产生的果渣、果壳以及畜禽产品加工下脚料等废弃物,生产饲料、燃料等再生产品,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四)培育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推进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