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3:国家科技支撑方案 2024 年度工程申报指南指南内容 一、能源〔一〕电网侧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关键技术讨论城市供热管网与储热式电采暖热力特征关键参数模型,讨论储热式电采暖、热负荷特性与风电消纳的关联关系,实现城市供热系统、风电消纳与热负荷互动的联合优化运行控制。开展工程示范,参加热电联合运行的风电并网规模不小于 50 万千瓦,同比减少弃风量 10%以上。有关说明:企业牵头申报。讨论用于提升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大容量储热单元的流程结构、运行特性、集成设计原理及优化方法,讨论电、热等多种能量形式的协调优化控制理论与方法,提出与风电场和电网运行方式相配合的大容量储热的调度策略。开展工程示范,搭建 2 万千瓦的相变储热系统,风电场规模不小于 5 万千瓦,提升年利用小时数 10%以上。有关说明:无。讨论高载能负荷参加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决策支持技术,包括高载能负荷运行特性、高载能负荷响应控制模型和以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的荷-网-源协调控制方法。研发大规模风/光电、高载能负荷和常规电源协调控制系统。开展工程示范,风/光电并网规模 1000 万千瓦以上,高载能负荷到达 400 万千瓦以上,考核时间不低于 90 天,风/光电同比送出能量提高 8%以上。有关说明:企业牵头申报。〔二〕高效宽负荷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开发与应用开发高效宽负荷率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建立高效宽负荷率的超超临界发电示范机组,研制高效宽负荷率的超超临界燃煤锅炉、汽轮机和机组的系统优化集成及运行技术。针对 66 万千瓦或 100 万千瓦机组,在根本负荷效率与现有超超临界机组相当,在低负荷〔50%-70%〕下机组效率提高不低于 3 个百分点。有关说明:无。针对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开发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在役机组热力系统部件级动态性能监测和整体运行优化技术,提高机组的优化运行水平,降低发电煤耗。开发热力系统测量数据精度检验及精度提高技术、关键部件性能动态监测技术及运行优化技术,基于上述技术的软件系统平台,在 100 万千瓦机组上进行示范,发电煤耗比优化前降低1g/kWh 以上。有关说明:无。〔三〕燃用新疆准东煤 60-100 万千瓦等级超临界锅炉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 开发适合准东煤 60-100 万千瓦等级燃高碱煤锅炉关键技术。讨论准东煤煤质特性及其结渣、积灰机理,适合全烧准东煤的锅炉防控结渣、积灰关键技术,锅炉制造工艺技术,炉膛、受热面设计技术和锅炉设计方法。并建成燃高碱煤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