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司治理运动的勃兴 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目标 简而言之,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也称公司管治〕,是一整套赖以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机制。对此可进一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地看,公司治理机制主要指公司董事会的结构与功能、董事长与经理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聘选、鼓舞与监督方面的制度安排等内容。广义的公司治理机制那么还包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收益分配与鼓舞机制、财务制度、企业战略开展决策管理系统、企业文化和一切与企业高层管理控制有关的其他制度。素有“富国俱乐部〞之称的经济合作与开展组织〔OECD〕最近在它的有关文件中指出,公司治理机制明确了董事、经理、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的分配,规定了公司决策的规那么和程序,并提供了制定公司目标的组织结构,以及到达这些目标和监督绩效的手段。 在现代公司治理运动的主流中,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根本目标,是保证公司的运行以股东的长期利益为归依,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学家们所说的“代理本钱〞,实现股东价值和股东财宝的最大化,提高单个公司和整个经济的运作质量及其竞争力。这一目标的根底,是一种以“投资者主权〞和“股东至上〞为中心的公司治理哲学、治理文化和治理理念。它们是全球范围内正反两方面广泛的经济实践经验的结晶。 Cadbury 报告——现代公司治理运动的里程碑 可以认为,英国是全球现代公司治理运动的主要发源地。以三个相继成立的非官方委员会的主席名字命名的讨论报告,即 Cadbury 报告、Greenbury 报告和 Hampel 报告,成为迄今为止英国现代公司治理改革过程的三部曲。它们为建立制度化的、自律根底上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立下了汗马功绩。 1991 年 5 月,一系列公司倒闭事件促使英国的财务报告委员会、伦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合作成立了一个由有关方面的 12 名权威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安得仁·卡德伯瑞〔Adrian Cadbury〕爵士担任该委员会主席。这是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公司治理委员会。它的任务是考虑与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责任有关的下述问题,并推举有关的最正确做法: a、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向股东及财务上有关的其他当事人检讨和报告业绩的责任,以及信息提供的频率、明晰性和形式; b、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包括它的构成与作用; c、审计人员的主要责任,审计的范围及其评价; d、股东、董事会、审计人员之间的关系; e、其他相关的问题。 经长达 1 年半时间的广泛深化调研,1992 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