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危窑危房改造的经验交流材料县位于xx市西北部,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点,全国退耕还林示xx县。全县土地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辖6镇3乡1个街道办24个社区164个村11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6万,其中农业人口10.8万。由于我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致使部分群众居住的房窑地基下沉、墙体裂缝、窑顶渗漏现象时有发现,威胁着群众居住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20XX年起,我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了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力度。三年来,投资3200万元,改造农村危窑危房749户,受益群众2600多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抓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为了确保农村危窑危房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由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经发、住建、财政、监察、审计、民政、新农办、房产中心、扶贫办、考评办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乡镇长、街道办主任为成员的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办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同时将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组组织管理、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具体实施中,把农村危窑危房改造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求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责任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各项措施,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抓排查,准确改造对象为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要求,我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乡镇干部,对全县农村危窑危房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普查,重点对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农村贫困户住房现状进行了摸底,全面掌握了农村居民住房情况和家庭情况。在排查工作中,我们严把“入户关、登记关、照像关、审核关”,做到不重登、不漏登。按照分类排队,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每户住房危险程度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确定危窑危房改造对象进行张榜公布,建立档案资料,做到了第1页共3页底子清、情况明、对象准。20XX年,共排查出居住危窑危房的农民6000余户,占农户总数20%。三、抓规划,科学制定方案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编制了《xx县农村危窑危房改造项目规划》,制定出台了《xx县危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科学合理编制了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年度计划,推进了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组织地顺利实施。同时,对改造户数较多的村庄,统筹协调,整合水、电、路、排洪、排污、垃圾处理、农民文化活动场所、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等公共设施,一次规划到位,提高防灾避险能力,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四、抓投入,积极筹措资金我县将农村危窑危房改造与新民居建设相结合,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对无法改造的,避开危险地段进行新建,能改造的,科学确定方案加以固修。在资金补助上,对新建的实行“1+2”(每户补助10000元,每人补助2000元),改造的实行“5+1+5”(每户补助5000元,每人补助1000元,每孔窑房补助500元)的补助政策。同时,为减少困难群众建房负担,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以“自建、援建、帮建”的方式,发动亲帮亲、邻帮邻,投工投劳。开展社会互助,动员机关单位、工商企业、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确保农村危窑危房改造顺利实施。五、抓验收,确保应改尽改做好验收,对搞好农村危窑危房改造至关重要。为了办好这项民生工程,我们制定了《农村危窑危房改造验收办法》,对改造的对象确定、规划方案、选址情况、材料选用、基础处理、墙体砌筑、屋顶处理、主体工程逐项验收。验收过程中采取了听、查、看、问相结合的验收办法,实行“一个标准,一把尺子”逐村逐户进行验收。先由乡镇逐户进行初验,然后由县农村危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逐乡、逐村、逐户进行统一验收,真正使确属农村危窑危房户得到改造、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六、抓监管,做到专款专用为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县财政设立了“农村危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统一使用、封闭运行,具体由各乡镇统一负责发放。项目第2页共3页动工前,按经审批的补助额度先预付10%补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