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建设经验材料 9 篇 1、打造党建综合体破解农村基层党建难题 2、党旗在雪域高原引领疫线抗“疫” 3、“党建+”点燃秀美乡村“动力引擎” 4、在职党员进社区“做”出实效 5、“四项举措”推动村集体经济进展壮大 6、靶向施策激发社区党员队伍新活力 7、建立信息宣传“四专”工作机制 8、支部委员“看客”意识亟待转变 9、新进展党员质量问题有待解决 打造党建综合体破解农村基层党建难题 为解决党建阵地标识不明显、党组织吸引力不强、服务能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够等难题,近年来,焦作市坚持把提升党建阵地功能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在群众生活比较集中的区域,稿子铺整理,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建设集养老托幼、便民服务、文体娱乐、医疗保障、综合服务、议事协调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建综合体,增强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助推乡村振兴。目前,已建成 305个农村党建综合体。 合理化布局,推动活动场所由“分散”变“集中”。印发《关于开展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法律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综合体建设的通知》等文件,整合漂亮乡村、脱贫攻坚、产业扶持等各类资金、项目和资源,根据符合实际、满足需求、规模适当的原则,稿子铺整理,通过新建、租赁、置换等方式,因村施策建设党建综合体。坚持分步推动,通过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方式,逐步完善推动。加大统筹力度,推动行政办公、便民服务、议事协调、文体娱乐、托老托幼等设施向党建综合体集聚,形成“一核多翼”的综合性党建阵地。 集约化管理,推动服务方式由“被动”变“主动”。根据“功能多集聚、服务多下沉、群众少跑腿"原则,将党建综合体建成便民服务中心。以“放管服”改革为契机,逐步将县级政务事项“上网上线”,737 项服务事项可直接在党建综合体网上办理。同时,在行政村比较集中区域选择一个党建综合体,设置村级“放管服”便民服务中心,梳理 6 类 29 项便民事项清单,由派驻的县乡工作人员现场受理办理,实现家门口服务事项“一次办结”。 社会化运营,推动参加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改变党建综合体仅靠政府“买单”、少数村“两委”干部管理运行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组织、驻地单位、村民骨干、乡贤能人等多方力量参加建设。支持有资质的社会资本进入慈善幸福院、托幼中心、便民服务等领域,增强党建综合体可持续进展动力,目前已有 53 家社会组织参加。允许各村将空闲房屋、土地出租,稿子铺整理,或进行村企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