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区域选择 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自 1978 年以来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开展中国家。从 90 年代初开始,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国,年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到达 450 亿美元之巨,到 90 年代末期,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英国的第三大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国。截止 2024 年 6 月底,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05180 个,合同外资金额 7892.81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4198.02 亿美元(外经贸部外资司统计)。 1.趋势和区位变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港澳台地区,这些华人资本比拟强调血缘关系和历史上的经济文化联系,在投资区位上的选择高度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地区。广东福建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窗口,加上地理位置优越,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建设中具有显著的特点,带来了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个高潮。 1984 年我国东部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占全国各地区的96.73%,其中,广东就占 73.42%。90 年代以来,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日渐形成,欧美跨国公司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不断抢占中国市场。与港澳台投资企业相比,虽然欧美日在华投资也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但在投资区位的选择上,他们更集中在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的中部沿海地区,以及环渤海湾为中心的北部沿海地区。 上海作为我国传统的沿海工业兴旺城市,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特别是在 1990 年国家对浦东新区进行的开发开放,吸引了大量技术、资金密集型大资本以及金融资本的进入,带来了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二个高潮。尤其是 90 年代末期以后,随着中国参加世贸组织前景明朗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进入大开展阶段。 目前,世界 500 强企业中已有 260 家进入上海。为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跨国公司纷纷将研发中心与地区总部一起迁入上海,以更快捷地实施外乡化战略。 有关学者在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变化进行讨论时发现,在 1983—1999 年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南部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由 73.3%下降到 43.5%,减少了 29.85%;而中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所占的比重那么由 3.8%迅速提高到 24.5%,增加了20.7%。南部沿海地区减少的外商投资份额,约有 69.5%转移到了以上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