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主管七大管理车间生产主管的一天工作表2019 年 10 月 3 日生产主管七大管理1、日常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组织结构运用2、安全管理与劳动管理3、5S 活动,现场管理的法宝4、生产计划、生产准备管理5、生产控制与物料控制6、质量与品质管制7、全员改善活动的开展及其他管理日常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组织结构运用一、理想主管的一天工作表上班前(1)应提前 15 至 30 分钟(2)先检视部门环境卫生(3)查看当日早上使用备料状况(4)当日生产计划再确认(5)机床故障排除上班后1)早会,点名(2)确认有无临时缺勤人员(3)临时缺勤人员人力调整(4)有否新手,工作指导(5)确认借出与借入人员上班中(1)检查机器,工具是否正常使用及保养(2)作业中人力不平衡时有无及时处理或请求上级支援(3)有无依照生产计划的进度(4)查看每位下属的工作有无依照标准作业(5)制作过程中,确认产品品质(6)有无品检员对不良品的查看,并追踪原因与改善(7)有无人员工作情绪不稳定,给予协助(8)有无产品堆积情况,应随时处理(9)随时准备四个小时内生产所需要的人员、机器、工具、物料、作业标准等(10)生产环境随时保持流畅(11)报表与图表的查看下班(1)上级指示及下属反应的问题应当日处理(2)次日工作预先做准备(3)应保留思考时间(人员任用、工作指导、推动事项、改善工作)4)下班前应检视部门内工作环境及安全事项5)查看当日工作目标达成状况生产主管在工作中应学会走动管理及目视管理的方法,及时了解本部门的工作状况,以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二、公司组织的结构内容及意义*组织的目的达成企业的目的,规范企业运行方式,使企业内的成员能够有效地工作,建立一个职能明确,层次分明,且富有前瞻性、协调性、支援性、制约性的组织架构。*组织的任务依据业务的机能分别给予划分,然后针对划分后的机能分别制订执行此机能的主要工作职责,并分配至各部门;就授权原则及协调原则制订运行标准;就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应制订运行这些职责的工作方法,并制订控制的标准。*组织的原则1.目的原则——职能化原则2.权限及责任原则——照应原则3.最终责任原则4.秩序化原则5.统治原则——管理幅度6.部门划分原则7.确定原则8.策略原则*组织的形态金字塔型(垂直型):顶端是高层管理,中层是中层管理,最下层是基层管理以及员工。靶子型(扁平型):主要特点是组织的目的较为一致,且人员的构成水准较为整齐,人员的自觉性普遍较高。*组织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