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论语读书心得五篇 大学生论语读书心得范文一 第一则强调只有按时温习(实践)所学的知识,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问题,体现了学习的乐趣和态度。最后一条非常重要,强调了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才能,不是为了夸耀,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时,不应怨恨,这才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应有的态度。 第二则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学”是“思”的基础,“思”又能使“学”不断深化和扩大。 第三则讲的是学习态度,说明在知识、学问上要坦率,不能带有虚荣心,应实行极其诚实的态度,千万不应该不懂装懂。 第四则强调要以学习为乐。 第五则强调了进行自我修养要常思己过,有则改之。 第六则强调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但是应该要努力充实自己的才能。 第七则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第八则中,孔子提倡,学习别人时要有所选择,不但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能剔除别人的短处,强调了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重要性。 研读第一部分,应对为学的方式和追求作如下思考: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意义和乐趣所在。“时习”即是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和深化理解所学的过程。学有所得,与知己沟通,是学习者热诚的期待,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假如学得寂寞,无人喝彩,甚至被否定和批判,还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在学习上自得其乐,这就是真正的君子之风。 学思结合才能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智慧的光芒。有知识,但没有疑问,没有对于疑问的深思,没有深思后的顿悟,知识永远是知识,不是学识,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相反,有思想火花者耽于空想,一切想当然,不能踏实为学,没有丰盈的积累和有益的参照,就只能处于虚无缥缈中。“学”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内,在于明理。两者是生命开发中相辅相成的事,假如偏废就会劳而无功,甚至危及身心。 真诚坦白是学习的最佳态度。承认自己在学习中的疑惑和困难与表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益和收获同样重要。强不知以为知只能欲盖弥彰,显得更加愚蠢和可笑。勇敢地说“没听懂”“不明白”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点拨和教导,从而化不知为知。不懂时伪装懂,是耍小聪慧;不懂时马上提问尽快弄懂,才是大智慧。因真诚坦白而不断进步的好学者,就是真正的智者。 乐在其中是学习的理想境界。“知之”是初级境界,客观知晓而已,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可能知之不多,也可能知之不少,但都没有投入,是理智的学习。“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