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习“内气”的步骤和方法 太极拳练习“内气”的步骤和方法 引导语:太极“内气”的训练方法是怎么样的你知道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太极拳练习“内气”的步骤和方法,欢送参考阅读! 第一、首先应做到周身气血通畅 欲引水,先修渠。要做到周身气血通畅,一是身体骨架要搭好,关节要吻合,要符合自然和人体生理构造。比方小腿是人体的立柱,承重时不能歪,否那么膝关节就会承重或拧劲,小腿的静脉血液回流就会不畅。二是周身的放松,松不下来气血就不会通畅,这个道理练拳人都懂。比方有人撅着屁股打拳,既是骨架没有搭好,又是腰肌没有放松。大家都知道太极拳的法规特别多,这些法规大多都是身法要领,静态时做好了还没用,而是运动时的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身法要领的要求,这就是太极拳练习的初级阶段——塑形。形正和放松,说起来简洁而做起来难,不经过反复正架子,或许一辈子都做不好,看看社会上练太极拳的,有几个不架肘的?形不正气不顺而说练“气”,那叫瞎练。 其次、把握用两跨旋转虚实 这里首先要说明两个概念:一是腰脊是身体上身的“立轴”,不能弯曲,否那么上身在旋转时就会不灵敏。比方一根铁棍在弯曲和不弯曲的状态下转动,灵敏度差异会很大。腰脊要直,既不是与地面垂直(如垂直身法低时前脚掌会发飘,踏地不实,脚下无根),更不是将生理弯曲拉直,谁都没那本事。具体操作上,就是通过虚领顶劲与松腰坐臀,将脊背相对拉直;二是两胯是人体上下连接的“轴承”,不仅可以使上身左旋右转,上下传递劲力(将自重传递到脚,将腿脚蹬地之力传递至腰),还可以上下折叠,如身法凹凸的调整,就是通过两胯折叠实现的。“轴”与“轴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用两胯旋转虚实,是翻开太极拳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只有把握了用两胯旋转虚实,才有可能做到: ① 以腰胯为主宰,以身体带动四肢。练拳时身手分家,永久迈不进太极拳的大门,体会不到太极拳的圆活之趣和套路里每个动作的内涵。 ② 做到了以身体带动四肢,才能做到动静有序,主从不乱,先是两手的相吸相系,进而上下相随,再到更高层次的周身相随和意动形随。 ③ 逐步练出螺旋缠丝劲。所谓周身走螺旋,就是用两胯旋转虚实,身体主干的转动是公转,梢节的转动是自转。缠丝劲(简称)是太极拳的内功,缠丝劲的本质,低层次是腰胯的左旋右转,中层次是骨盆带着丹田转,高层次是丹田带着周身转。掤捋挤按采挒肘靠,都是揉在缠丝里面的,离开了螺旋缠丝,这八个劲都是空的。没有缠丝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