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简政放权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简政放权工作,推动政府转变职能,6月至7月上旬,在主席、各位副主席带领下,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牵头,各委处参加,以常委为主体,组成六个调研小组,深入到十一个县(市、区)及高XX县区、经开区、卤阳湖开发区、华管委,重点围绕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行了调研。先后有240多人(次)委员参加了调研,发放调查问卷3000余份,召开市政协委员、工商企业界代表、乡镇及部门负责人三个层面座谈会36场次,中心城市建设管理专题协商会3次,现场视察便民服务大厅和窗口单位24个,走访群众200人次,深入了解了我市行政审批改革的现状,听取了基层干部和各界群众对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总体评价从调研情况看,广大干部和各界群众对我市简政放权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普遍认为,我市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符合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精神,紧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转变职能的新要求,整体推进顺利,成效初步显现。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起步早。我市从20XX年5月起就把简政放权工作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整体简政放权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二是推行快。先后三轮五次累计下放、取消、转移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079项,其中下放审批事项885项,取消审批事项145项,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职能49项。三是覆盖广。下放权限涵盖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规划建设、安全生产、工商登记、环境保障、民生事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四是力度大。通过媒体公布了市级部门的权力清单、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市、县(区)、镇政府都建立了一厅式办公服务中心。五是反响好。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行政审批改革减少了办事环节,优化了办事流程,节约了办事成本,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如,市交警支队简化交通违法处理程序后,一年就可为群众节省办事成本1000多万元。一些“权力清单”和事项流程公布后,政第1页共6页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有了较大提升。从3000多份调查问卷汇总看,群众对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方面的24个事项满意率达到86%以上,对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工作充满期待。存在问题总体来说,我市简政放权工作成效明显,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权限下放不彻底。一是一些权限存在“空放”、说放未放的情况。xx县反映,市上说放未放的权限达99项。市级下放的权限看起来数量很多,但实际上有些事权,在下放之前审批权限就在县上。如,计生局一孩准生证的办理、民政局城乡低保审核、国土局下放的23项事权等。二是有些权限下放不够彻底。一些事项县级有申报权,没有审批权,一些事项县级有审批权,但仍须市上审查备案,没有真正达到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如,户口补录业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审报等。三是有些权限在下放过程中,存在冲突情况。如,教育系统共下放事权20项,但市教育局又发文明确其中三项(民办高校非学历高等教育的申报,民办学校设置专业备案的申报,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的申请、认定、补发、注销)不予下放。四是部分权限存在收放反复的现象。如,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审批权限下放后又收了上去,给群众造成了许多误解。五是部分下放事项权责不统一。部分干部群众反映,下放的事项中,权责利不统一,市上要求多,部门实质性放权少,责任大的放的多,权利大的放的少,有“人在大厅,章子在局里”的现象。如,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事项,市上只是把民营企业的许可权限下放,而把大型国有企业保留,也就是把容易出问题的事项下放到县级,使基层的责任和压力更大。这一情况在乡镇一级表现更为突出。二、承接运行困扰多。一是宣传认识不到位。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社会各界群众对市上简政放权工作普遍给予赞誉,但是对下放的审批事项和工作流程并不十分清楚。部分县市和部门领导对简政放权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工作推行不力,有的干部甚至认为“放权只是放没油水的权”。二是承接准备不充分。一些权限下放后,市县部门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第2页共6页存在无法承接转移的问题。如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有关业务,受网络、平台等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