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只有做好这个衔接,才能培育长效脱贫机制,才能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进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XX 市委党校课题组通过到市扶贫开发局、市农业农村局、XX 县及 XX 县召开专题座谈会、驻村调研等方式,对 XX 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发现,近年来,XX 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乡村基础设施、产业进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及文明素养都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还有差距,亟需探究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 一、X 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困境 (一)产业脱贫基础不够稳固 一是扶贫项目类型较少、同质化严重。主要集中在种养殖业和光伏扶贫项目等方面,而带动作用突出的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方面的项目仍显不足。二是产业融合度不够。存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产业链条短、业态不丰满、产品附加值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三是市场化不足。部分扶贫产业过度依赖帮扶单位和扶贫干部的社会资源、人脉资源。甚至,不少扶贫产品主要依靠政府采购和干部人情关系认购。四是贫困户参加度低。扶贫产业中,贫困户参加的很少,即使有参加,也只是参加其中的种养殖,没有真正让贫困户享受产业扶贫、实现家庭持续增收。 (二)生态宜居建设有待加大 一是因部分干部存在绿色进展理念缺失与能力欠缺问题,导致一些扶贫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消极影响。二是农民参加度较低。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例,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参加意识不强,垃圾乱扔、乱倒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脱贫攻坚围绕贫困户解决的“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善、安全饮水工程,围绕贫困村出列而投入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同乡村振兴方向的现代农业进展、漂亮乡村永久居民点的规划衔接缺位、错位现象突出,存在“两张皮”现象。 (三)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部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公共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乡镇文化站利用率低,乡镇、村缺乏相对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且活动设施设备不足,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