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探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名学生终身的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学生终身学习的道路上起着一个引导作用。学生的年龄越小,这种引导作用越重要。而教师引导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进步,如何超越自我,而不是仅仅让他们考出好分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起始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学的生动活泼,而且在离开教师、离开教材、离开课堂的情况下,也能主动探究的学习,这才是最有价值的。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进入正规学习的开始,在低年级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无疑将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精神。学习活动始于生疑,终于解疑。只有学生切实的产生了疑问,他们才会有探究疑问的动力,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当学生面对新的知识时,总会产生疑惑。但疑惑并等于疑问。疑惑经过思维的加工和语言的组织,转变为口头的问题,并进而表达出来,才能够叫疑问。这是一个细致而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细致地去培养,耐心的去扶持。在学生学习最初阶段的低年级,更要精心地去呵护这份积极性,因为实践证明,在学生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最初阶段,一旦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大部分学生以后很难恢复到当初的水平。那么低年级如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呢?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使其能够质疑问难的情境。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基本在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大脑的发育已趋于成熟,具有比较完整的思维。因此不能小看他们。但此时,他们的心理发育还处于低级低级价段,孩子们总是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事物,难免幼稚。所以也不能髙估了他们。《小壁虎借尾巴》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本身就能激起孩子们质疑的兴趣。所以在读完课题之后,可有意留出孩子们质疑的时间,他们很容易的就会提出:小壁虎自己有尾巴为什么还要借尾巴?小壁虎向谁借尾巴?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许多正是教师要讲的重难点部分。《我要的是葫芦》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在阅读方面的要求是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课文的第四幅插图形象的刻划出种葫芦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