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震避险知识讲座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2024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当地中小学校受损和伤亡程度惨重。学校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地方,这次地震灾害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广阔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广阔师生的防震意识和学校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避险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损害,根据上级各部门及教育局的指示精神,学校决定利用今日这个时间进行一次地震应急知识教育和避震应急疏散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希望广阔师生仔细收听。 一、地震的一般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施工场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施工场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常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别表现形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1、弱震:震级小于 3 级的地震;2、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 3 级、小于或等于⒋ 5 级的地震;3、中强震:震级大于⒋ 5 级,小于 6 级的地震;4、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 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 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这次汶川地震就属于巨大地震。二、地震预报知识 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等。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动物异常的反应主要表现在:(这里有一首顺口溜帮助大家记忆)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这是震区人民群众在监视预报地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地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