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优秀随笔:不只严格刚做老师的那些日子,希望自己能成为和学生们成为朋友的老师。于是我常常在自己的美术课说得很多,学生们自然是很兴奋,这样连绘画工具也不用带了,反正这些东西带着也挺麻烦的。于是,美术课成为他们喜爱的课,可是我从来不知道他们的评价原来是“听着挺有意思,下课就不知道到底说了什么”。这些孩子们小学毕业了、初中毕业了真的还记得我,但是可能不记得我都教了他们什么了 第二年,在一次学校老师论坛中高王忠老师讲到:对学生要严而有度。想想人与人之间交往要保持距离,“君子之交淡如水”,师生之间——尤其和小学生之间更不能完全象朋友一样,不然该批判的时候才发现缺失了师道尊严已晚矣!于是我开始反省。 于是我对孩子们开始严厉。 我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于是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严格的要求。课前的准备、上课的纪律、作业是否及时上交及质量如何我都详细的记录,弄得自己身心疲乏,不喜爱的孩子们照样不做作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我非常苦恼,却又不知所措。 怎么样才能做到严而有度,即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让他们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呢?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读了很多的书,两句话让我有所悟: 一句是:“信其道而乐学也”。严格可以,但是怎么样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服从”你的严格呢?现在的教育已经不象我们传统教育那样重视尊师重道了,小孩子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听你的话?但其实只要你的言行和本领能让孩子们服气,那么他们就一定会对老师产生敬佩。想让孩子们佩服老师,对于我这样的美术专业的人来说并不困难。于是我减少在课堂中“必须”、“应该”等的说教,省下这样的时间去指导、示范并在讲绘画技法的同时多给学生看一些作品,让他们更深切地体会艺术作品中蕴藏的那份至善至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自然而然体会到老师不是一味的说教,老师是有“本事”的。他们会佩服地说,“周老师真厉害啊!”也对我所讲的东西产生了想了解的欲望,到现在,三年级的孩子一下课就围着我,向我提出一大堆的问题来,假如我假装不明白,他们下次还会洋洋得意地跑来告诉我他们“追查”出来的“迷底”。我发现这就是一种我想追寻的美好的师生关系,在这个关系里,我所有的预习作业都不用布置,他们在课前自己就能提出并且早就解决了,课堂轻松而欢乐。 “知识是一种欢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这是我想说的另一句话。回忆以前的严格,做为小孩子,是很难一下子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