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教育叙事— 做每一个学生的引路人我们班有一个男孩,长的非常可爱,说话细声慢语的。这个孩子的年龄比同班同学小一岁,并且特别内向。对学习不是很上心,上课集中精力听课都不能超过十分钟。其他老师也常常跟我反映说他上课不听课、总在走廊跑跳、不戴红领巾。一个男孩子淘气一点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更让我头疼的是期末考试的时候他语文差一点都不及格。 说实话,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无论是在班级的评比上还是考试成绩上都拖了班级的后腿。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假如总是指责他、埋怨他、推开他,那我想他肯定会和其他孩子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以至于越来越自卑,甚至有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康。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让孩子喜爱上学习,培育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因为是男孩,所以我决定先让孩子喜爱上我,把我当成好朋友。我想只要喜爱上我就一定会喜爱上我的课,慢慢的喜爱上学习。平常下课找一些他喜爱的话题聊天,对于他一些不好的习惯,我常常都是鼓舞的话语。比如说常挂在嘴边的:“你再努力一些,你一定是最棒的!”“老师信任你一定能行”。慢慢的他开始喜爱我了,有时下课常常找我聊天、谈心,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去做了。上课有时也能看见他主动举手发言。渐渐的我发现他有些喜爱学习了,每次对于他的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及时鼓舞,让他变的越来越自信。 我想老师要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解人意,除了献给他们一片爱心外,还要替他们排扰解难。学困生之所以学习进步迟缓,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觉得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莫过于基础差,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而丧失学习信心。然而学生是未成熟的,是进展中的人,是有差别的,是需要呵护的人,他们渴望老师真爱的滋润,一个成熟、理智、有责任感的老师,都应该是每个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而不能成为阻碍者。我想这也许就是时代给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