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转化经验介绍 【介绍信】 一谈起“差生”,老师们常常不由自主地摇头叹气。一曰:十个指头有长短,“差生”是不可避开的;二曰:“差生”是“差料”,牵着老牛上树,难!一句话,老师们对“差生”的教育普遍缺乏信心。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舞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是帮助差生树立自信心所必需的。 “差生”到底能不能转化?回答是肯定的。“差生”,多数不外乎是学习跟不上,或者是不遵守学校制度的纪律差的学生。因此,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表扬得不到,批判少不了。这种特定的条件使这些学生产生了特别的心理,既自卑又不服气。他们想奋发进取,但又得不到热情帮助,只得过一天算一天,他们也想学习进步,就是得不到耐心辅导,只好混一天算一天。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怀,但对老师的每一次讲话甚至每一件小事都十分敏感,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自觉的往自己身上拉,掂量着对自己有利或不利。他们从心里真诚地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给予理解和热情帮助。 去年,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聋生,他是从别的学校转来的。别人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课内外常常惹是生非,不写作业、不守纪律…… 有一次,我把他请来办公室,用手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头,问他为什么总是喜爱和别人打架,他怒目圆睁,一个劲儿地用劲摇头,透露出你能拿我怎么样的神情。 这是淘气学生一贯的伎俩,该怎样让这样的学生在教育面前心服口服?我思索着拉过他的手。这一拉手,让我的心里产生了微微的颤抖:他的手上结着厚厚的老茧。于是我问:“你在家帮爸妈干活了?”他比划着帮爸妈搬家具(他父亲专卖家具)。 此时,我忽然发现,这孩子身上有闪光点:“能吃苦,有韧劲。”于是我问:“累不累?”他点了点头。我兴奋地欣赏着,朝他竖起了大拇指——真了不起,小小年纪就帮父母干这么重的活,你的爸妈一定很兴奋,信任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这时,他那冷漠的表情消逝了,白皙的脸上有了红润。我趁热打铁,告诉他在学校不要和同学打架,好好表现,会和在家一样,让老师和同学们喜爱的,老师信任:不久的将来,你会成为我们班的“小红旗手”!他听了我的一番教导后,羞涩地点了点头。接着,我领他回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告诉同学们他有决心改正缺点,知错就改,守信用就是好孩子。希望大家以后多多关怀帮助他! 在这件事的处理中,我是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中受到启示。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