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演讲稿:让大坝见证我们漂亮 漫步干净的校内小道,欣赏群鸽与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倾听泻闸时的滔滔江水声。这些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座秀丽的校内就是举世有名的三峡大坝旁的中堡小学。 在这儿,有一群老师,用他们对事业无私的爱,对学生酷热的情,化成了一个美字,定格在充满和谐的校内中。 因毗邻三峡大坝,中堡小学 9 名老师常常把学校比做一艘大船,"众人划桨开大船',只有齐心,才能乘风破浪将学生载向学问的彼岸。正是这一个信念,使全体老师在工作中谈出一己私心,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营造出了团结和谐的奇异工作气氛。今年开学初,五年级数学老师因严重的肾病住院,语文老师也超过了退休的年龄。教育主任屈玉兰面对全校课程支配犯难了。这时,任教五六年级科学,二三四五年级体育的校长朱国华,毅然站出来把五年级的语文、数学教学全部承担下来。个头不高的他开玩笑说:"校长不就是要挑重担嘛?'其他老师也纷纷要求多承担些课程。课程又重新调整。韩庆春老师任教四年级的语文,准备、备课都预备好了,如今又改任一年级语文,过了几天又增加了二年级数学教学。这些,老师们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句牢骚话。有的是理解的情意美和无私的奉献美。 中堡小学 9 名老师,平均年龄 46 岁。他们虽没有青春的容颜,但他们有一颗"志在千里'不服输的心,有对"美'的执着探寻。 面对轰轰烈烈的课改热潮,是埋头"题海战术'苦干被淘汰,还是在课改中求进展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呢?怎么办?老师们一合计:古人尚知"朝闻夕死',咱们如今学还赶得上趟!为更新教学观念,学校先后斥资三千多元购置了教学理论书籍。实在买不到的书就借。就这样,老师们先后拜读了叶澜,肖川,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著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技艺,学校或买或网上下载于永正,李吉林,孙双金,王崧舟等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组织大家观看。学校一次又一次挤出捉襟见肘的办公经费,进城区,跑秭归,听讲座,访名师,看课堂教学。中堡小学的孩子常看到这样一幕幕情境:韩庆武,郑凤祥老师戴着老花镜,在学生到校前就已在校内中读起教育著作;李经玉,韩永胜老师利用晚班公时间找来名师课堂实录细细揣摩;陈世春,蔡小坤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请大家听课为他"挑刺'。有一次,韩永胜老师请其他老师听课,正好老同学来找他。面对老同学的取笑,韩老师坦然的说:"我才不过四十六岁,练好了,说不定还有机会去赛一赛黄河杯呢!'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