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暑假,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三下乡”调研小组在粤西高州市新垌镇农村调研时,发现今年当地的荔枝、龙眼、芒果、黄皮等水果大丰收,但却出现了“果贱伤农”的现象。享誉全国的荔枝收购价居然低至几毛钱一斤。很多水果在树上都没有采摘,因为卖水果的收入还不够支付采摘工钱,有的果农甚至连肥料钱都收不回来。而在当地称之为“新垌茶”的一种绿茶因品质优良、口感甘醇而深受当地人喜爱,供不应求,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一边“果贱伤农”,一边供不应求。这引起了我们调研小组强烈的兴趣,随即深入开展调研,希望能为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新垌镇位于高州市东部,四面环山,中间盆地,长年云雾缭绕,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盛产荔枝、龙眼、茶叶等物产,素有“茶果之乡”的美誉。而新垌绿茶以其密秀结实、青绿滑润、香醇可口、茶色清亮、回甘力强、生津止渴、历史悠久而独树一帜。高州新垌镇出产绿茶历史悠久。据查,明万历四年(1576年)新垌邓姓始祖从福建迁来时,带来茶种开始种植,至今也有440多年历史。《高州府志》记载“茶产茂名新垌者树高数尺,谷雨前摘取最佳,以出水埇者为极品。”清代诗人杨康也曾写下“茗园春嫩一旗开,众绿丛中笑语来。压担盈筐歌载道,今朝新垌采茶回。”的诗篇赞扬新垌绿茶。现代科学技术也表明,新垌绿茶富含微量元素,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叶绿素以及芳香物质都比一般绿茶含量多,色、香、味、形俱佳,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去郁消滞、行气镇痛、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在当地深受群众喜爱。2014年7月9日,新垌绿茶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新垌绿茶生产销售的主要问题1.1产量少和质量参差不齐产品的附加值不大目前,新垌绿茶种植约234.5hm2,年产量80×103kg,年产值达2300多万元。若按照每人每天饮茶15g计算,这样的产量只能够满足大约一万多人一年的需求。但是,新垌镇人口就有8万,而高州市人口有180多万、茂名市的常住人口有620多万,远远无法满足当地群众的消费需求,产品经常要提前预订,甚至会出现“一茶难求”的现象,销售更不用说走出粤西走向全国了。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茶叶的质量也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一次完整的制茶过程需要从采茶、摊青、杀青、炒青等8道工序,共需耗费近20h。每个步骤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关键步骤炒青的技术要求更高。而当地有上百家自产自销的家庭小作坊,每个小作坊的产品质量高州新垌绿茶的生产与销售调研情况报告邓舒婕袁宝华陈泽豪张泽鸿王心悦涂子娴(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摘要]作为全国三大水果基地的广东高州市今年水果大丰收,但却出现了严重的“果贱伤农”现象。笔者通过对粤西名茶——新垌绿茶的种植、加工、销售的调查研究,对新垌绿茶的现状以及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粤西地区的实施。[关键词]新垌绿茶生产销售乡村振兴基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时代下新垌茶的生产与销售情况——以广东茂名地区为例”(项目编号:201810564391)·专业实践·205DOI:10.19494/j.cnki.issn1674-859x.2019.02.070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年第2期会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因而造成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再者,新垌绿茶虽然作为当地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它的包装却是非常简陋,大部分茶叶是普通的真空包装或纸质包装,甚至是散装,即使是真空包装,也是千篇一律,毫无特点,产品附加值不大。1.2销售渠道过于单一缺少先进营销手段新垌绿茶目前的销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店铺销售,这在新垌镇有两家,分别为出水窿茶厂门店和三官山古峒茶业门店,这两家主要出售的是出水窿茶厂和三官山古峒茶业自己生产的茶叶,这两家门店销售量占整个新垌绿茶产量的一半以上。第二种销售方式自产自销。这种销售方式主要存在于当地的上百家家庭小作坊,主要是靠熟人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