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宣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感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 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贫困问题是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问题,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是来之不易的历史标志,蕴含着无数党员干部拼搏进取的艰辛历程和精神密码。 第一位“3”:跨越“三道关口”,确保作风过硬。没有坚强的作风作保障,任何事情都办不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无数党员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勇于跨越三道“关口”,以良好的形象和实干精神展现新风采。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本领恐慌意识和素养危机感,自觉置身于实践一线摔打锤炼自我,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跨越了能力素养“关”。永葆昂扬锐气和蓬勃朝气,敢啃“硬骨头”,敢下“深水区”; 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谋进展,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工作,以守土有责的责任感服务群众,跨越了作风纪律“关”。牢记”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在任何时候都一身正气,内心纯洁、行为纯净、两袖清风,跨越了廉洁自律“关”。因为过了这“三道关口”,党员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信心满满。 第二位“3”:培育“三种精神”,树起时代标杆。不管干什么,都需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坚韧拼搏中追求卓越,在爱岗敬业中无私奉献,在干事创业中担当作为。为此,广阔党员干部注重培育“三种精神”,涵养为民情怀。一是培育劳模精神。党员干部从劳模精神中充分汲取营养,敢于在艰难困苦中攻坚克难,在凝心聚力中协作共进,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培育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服务群众的博大情怀,是一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我”状态,是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的具体体现。三是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精益求精的追求,是永不满足的自我挑剔。因为有了这“三种精神”,党员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第三位“3”:扎根“三农沃土”,致力乡村振兴。广阔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三农”事业中去,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开辟了“农业强”新局面。农业是“三农”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