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小故事 15 个 廉政小故事(一):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同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政小故事(二):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去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廉政小故事(三): 不私一钱 明朝,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那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可是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廉政小故事(四):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廉政小故事(五):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廉政小故事(六): 一钱太守 东汉,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之后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之后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所以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廉政小故事(七): 杨震拒金 东汉,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山来访问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廉政小故事(八): 以廉为宝 春秋,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