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团 100 周年团课学习心得 10 篇建团 100 周年团课学习心得(一) 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题记 寒梅雪中尽,春风柳上归。2024 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 周年,回望百年,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宽阔青年前赴后继、奋勇争先,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业绩。 关于青年人,李大钊先生曾在自己的著作《“晨钟”之使命》中这样写道: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其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制造环境,征服历史。 正是因为有了青年,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才能一代代地得以进行下去。正是因为有了青年,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地迸发出蓬勃生机。正是因为有了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会像星星之火一样燃遍整个原野。 我们青年人把青春献给了共青团,共青团则为我们提供了智慧和力量。共青团的经历是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宝,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三观,确立了人生的进展方向,同时也肩负起了时代给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终身。 初中在语文老师的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毅然决然的加入了中国共青团,犹记得老师为我们讲述建团的历史。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过程中,一些领导者考虑为党培育后备力量、吸引进步青年。特别是陈独秀先生,明确表示要组织“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这一段先辈们的经历在年幼的我的心中种下了入团入党的种子。 2024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生活。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虽然不能像医护工作者一样亲临防疫一线,但是也始终在为抗击疫情默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面对国家的需要,我们不再是百无一用的书生,而是逆流而上的热血青年,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犹记得入团时的我,是那样青涩,满怀期待与向往,希望能为祖国母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而今早已成年的我,依旧践行着当初的誓言。 2024 年河南突发洪水过后,河科大附属医院作为抗疫防控第一线,核酸检测紧张,人手出现严重不足,因此在八月份我主动申请了志愿者去医院帮忙。一位忙到大汗淋漓的护士姐姐说,因为河南疫情严重,检查核酸的人数激增,她们不仅要做核酸检测,还常常需要同时指导四五个人登记注册,常常忙得脚不沾地。 在我们这批报名的志愿者中,不仅有像我这样的青年大学生,还有三十多岁的人民老师,刚毕业找到工作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