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调研报告洪萍 祝雅玉摘要:依法治国需要法治思维。通过对随机选择的 600 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学生对法律有兴趣,知道不少法律常识,但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么用法,更不知道如何用法维权,不具有相应的法治思维。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意义重大。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应该改革高校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法治实践。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思维;依法治国;法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A1 调查基本情况法治思维是一种用法治价值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要求公民学法、用法、尊法、守法,自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就是运用法律的精神、法律的原則、法律的规定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与推断,最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解决问题。总之,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应该在广阔人民群众尤其在大学生中广泛适用。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现状,在江西师范大学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设计了 20个小题,包括多选题、单选题;主要围绕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包括大学生的衣、食、住、行,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为了保证调研的客观性、有效性和普遍性,随机抽取了大一、大二、大三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重点调查对象是 2024 年刚刚入校的大一新生,包括随机选取的一个法学专业新生班。本次调查共发放了 600 份问卷,回收了 600 份问卷,有效问卷 580 份。其中大一年级占 463 份占79.83%,大二年级占 22 份占 3.79%,大三年级占 95 份占 16.38%。2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现状第一,当代大学生培育法治思维的途径主要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统学校教学方式不再是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唯一途径。法治思维的学习途径多种多样,调查显示,大学生们主要通过电视节目(67.07%)、网络传媒(64.48%)、手机(28.28%)三种新兴途径学习法治思维通过相关书籍(占20.17%)、报纸报道(占 16.9%)等传统方式学习法治思维的途径比例偏低;而通过《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占 18.1%)、学校法治专业课程学习所占比例只有 10%。第二,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学生的维权意识还是比较强烈。例如暑假工作或者做兼职时,72.93%的学生会主动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84.83%的学生会拒绝购买价格非常便宜,但可能来路不明的二手手机;遇到有人借钱到期不还的情况,89.14%的学生认为没有权利把那个人关起来或者强行拿他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