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创设思路小托班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设置各种区域,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的材料,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意愿选择内容,宽松、自由地进行活动的重点,如何创设各个活动区、如何投放活动材料、教师如何进行指导等等,都是我们非常关注并一直探索的问题。一、合理创设区角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不同的区角区角通常分为生活区、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角色区、建构区等,但由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教育重点不同,创设的区角也应该有所区别。小小班、小班的教育重点是情感、动作、语言规则。他们刚来到幼儿园,需要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需要情感的抚慰,小小班、小班创设区角就可以贴近生活,同时他们的动作发展处于关键期,动作练习可以作为生活区的重点,他们喜欢游戏,但是游戏水平较低,以平行游戏为主,可以创设娃娃家,并提供一式多份上午游戏材料等等。中、大班幼儿的教育重点是培养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小小班、小班相比增设科学区、数学区、语言区等,中班阶段是幼儿的游戏高峰期,区角活动以中班涉及而最广、内容最多。进入大班以后,幼儿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可以弱化生活区、角色区,把重点放在探索和学习性区角上。2、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合理布局班级多、空间复杂的话,可以利用活动室、午睡室、公共区域等空间设置各个活动区,是幼儿园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使每个角落都成为幼儿操作、学习的场地。有独立午睡的班级,可以设置建构区、角色区、表演区,避免其他区角的影响,有窗户的角落可以设置阅读区,阅读图书的时候需要充足的光线,而班与班之间响铃的公共空间,则成为两个班共享的公共区角,它打破了班级的界限,拓宽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增加了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交流机会。二、适时、适度进行指导1、观察是前提实施教育,观察先行。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知道幼儿材料恰不恰当,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玩,经验丰富程度如何等,再决定是否加入幼儿游戏,以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的技巧,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儿游戏的现象发生。2、教师介入的方式(一)平行介入:是指教师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形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会玩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二)交叉介入:是指当幼儿需要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