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公共管理学科很晚才传入中国,而在传入的前期发展也很艰难。伴随着 80 年代的恢复,公共管理学科才算真正在我国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历史以及其自身原因,使得公共管理学科虽有发展却一直饱受争议。近些年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趋势,需要我们不断去适应。一、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关于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国内的学着存在着很多种看法,笔者综合了他们中的一些共同点,提出了如下的看法:萌芽阶段从实践上看,公共管理的实践在中国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而言,公共管理学科是中国于 19 世纪 20 年代从西方引进。但是中国最早的公共管理理论却到 20世纪的 30 年代才由张金鉴、江康黎通过著作的方式提出来①。当时虽然国内处于战乱时期,但是国共两党却在自己的统治地区的高校不约而同的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都纷纷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此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都在曲折中前行。恢复重建阶段随着意识形态上对于行政学相关学科偏见的取消,加上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使得公共管理学科迅速的恢复。1982 年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后的首次政府改革,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行政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于是随后中国政治学会开办了几次培训班,到 1984 年 8 月全国“行政科学研讨会”建议成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到 1985 年《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的创刊。经过几年的发展,高校的公共管理教育也开始慢慢恢复。1986 年,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了行政学和行政管理学的二级学科;1987 年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建立,并在随后的几年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这些举措奠定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基础。发展壮大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原先的政治体制需要破除;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国家也需要大量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这都为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发展起到了很到的促进作用。加上这一时期相关学科在一些高校的纷纷确立,以及一些行政学院的创立,慢慢形成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体系网络。二、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成就和挑战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是从西方传入的,所以中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学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取得了也长足的进步,为学术繁荣、人才培养及机构改革的推进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