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 他们“疫”无反顾的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用自己那双救死扶伤的手,为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为我们带来了“好”的期盼;我们,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我们只知道他们都有同样一个名字,叫做“白衣天使”;下面是我推举的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仅供大家借鉴。 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 1 “我来!”接到咽拭子标本采集任务的紧急动员时,湖北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李柳柳没有丝毫犹豫。 2 月 2 日晚 9 时许,东湖高新区接到紧急任务,要求尽快组织疑似感染人员在集中观测点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任务传达下来,李柳柳第一时间接下战书。 与李柳柳一同请战的,还有 3 名来自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姐妹,她们是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吴新菊,佛祖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魏青青、汪桂红。 咽拭子采集,是检测有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一项重要检查。采集样本时,要用无菌试纸在被采集人双咽侧扁桃体及咽后壁擦拭3 次,然后留取标本。 采集时,患者常会咳嗽、打喷嚏,甚至呕吐,随之喷出的飞沫会喷溅在采集人员的面罩上,假如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感染。 2 月 3 日,经过专家的指导培训,请缨战“疫”的四姐妹正式就位,开展咽拭子标本采集。“从当天傍晚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近 3 点,采集了百来个标本。”四姐妹中的二姐吴新菊说,从 3 日起,她们一直在持续开展采集。 风险这么大,怕不怕?“危险肯定有,但现在只要能尽一份力,我们肯定都会去做。”出生于 1993 年的“幺妹”李柳柳刚工作两年,假如不是因为这场疫情,她已回到河南老家与亲人团聚。 “工作总要有人做。”吴新菊言语质朴。与吴新菊搭档的三姐魏青青平常文文静静,但工作起来毫不模糊。“穿着防护服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全身会被汗水浸透。”魏青青说。 因为工作性质危险,采集前必须严格做好防护。大姐汪桂红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传染病项目负责人,在四姐妹中最有经验。每次采集前,口罩戴得紧不紧、面罩遮得严不严、防护服穿得对不对,她都要细细检查。“健康是我们的基础,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别人。”汪桂红说。 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 2 “最美老师”,她的学生这样说。“漂亮小花”,她的同事这样说。她叫冀红,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工作已有 8 年。 “不用”是冀红的口头语,“寡言”是同事对她的印象。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闻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