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一级学科定位 1 将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的理论基础 1.1 护理学的护理理念、工作范围以及工作的性质都在不断的转变 在我国社会快速进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因此护理工作的内容确定也要随之进展和转变。护理专业与医疗专业是有着不同的,前者是更重视人的,而后者则是更重视疾病的,所以护理学的工作理念应是以人为中心,从人的角度和人的思想出发,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在护理人的过程中,在考虑人的生理方面的基础上,也要考虑人的生活习惯、家庭状况、生活环境、医疗状况以及职业危险等因素。所以,护理学的工作范围和工作性质就也发生了确定的转变,首先,工作的场所不仅仅是医院了,学校、幼儿园、社区以及工矿企业都是护理学的工作场所,而护士也不仅仅是人健康的照看者了,同时更应是人健康的教育者和促进者以及预防保健者,因此随着护理学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工作范围也已经超出了医学上一级学科的覆盖范围了,将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1.2 学科进展的自然形态 在我国各个学科的进展进程中,有一种自然的形态在确定的时间状态和空间范围内会得到自然的表达,事实上就是一级学科会必定的得到增加,而二级学科会相应的削减。通常状况下,一级学科的商量范围确定是要广于二级学科的,但是随着我国医学工对于社会课题的不断商量,二级学科的涉及层面也会更加的广泛,一级学科就不能全面的覆盖二级学科了。因此,在社会需求不断增加以及二级学科更加成熟的前提下,二级学科也必将逐步的进展成为一级学科。而这种学科进展的自然形态在我国所授予的硕士和博士的专业名目中就得到了确定的表达,最初我国医学门类的一级学科 6 个,二级学科 88 个,而近些年来医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已增长到了 8 个,二级学科则削减到只有 53 个了。 2 护理学进展的实践需要 2.1 高等护理教育的进展需求 我国培育护理学科商量生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了,但是始终都是在将护理学定位为二级学科的状况下所培育的,所授予的学位也都是博士学科和硕士学位,然而,假如仔细的分析护理学科这门应用性学科的工作性质,其人才的培育的目标应是培育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在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所公布的相关文件中曾指出[4],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对象应是在职的临床医师以及临床医学的商量生。而对其的考核和培育也都是依据临床医生的实际要求而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