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关爱学生典型事例老师关爱学生典型事例老师关爱学生典型事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技巧的全部神秘,应在于如何爱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必须关怀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尤其是班上的后进生。现在因为老师的评价体系和绩效工资都与每年的教学成绩挂钩,使得很多老师眼里只注重优等生、中等生,不能兼顾后进生的学习。这不但挫伤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老师在学生、家长面前的形象。由于老师的偏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家长认为自已的孩子的确不可造就,从而让他们放弃了读书的念头。所以作为我们老师要真正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关怀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公平无私的去关爱每一名学生呢?�1. 绝不放弃后进生 我们老师应该在“不抛弃、不放弃”的前提下,抽出足够的时间去关怀、了解那些“后进学生”。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他们并非天生就差,只是在长期的失败中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才导致厌学的。因此,对于“后进学生”我们要利用课内课外的时间给予耐心的辅导。对“后进生”我们的期望值不能过高,应该让他们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开始,在这期间,一旦发现他们有进步,即使只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也要及时给予表扬。我班曾有一名后进生,为了帮助他树立对学习的信心,我是通过改变作业方法来实现。每一天的作业中,我将较难的题目分解成几个比较简单的题目,让“优秀学生”做原题,“后进生”做分解题。当他们完成后,及时肯定,并适当的提高一点成绩来激励他们。这样的练习多了以后,“后进学生”就能做比较难的题目了,面对难题也不会再害怕了,无形中增强了他们攻克难题的信心与能力。�2. 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关爱 在一个班上,总有一些学习成绩好的,也有一些不太爱学习、爱犯错误、淘气捣蛋的学生。当他们犯了错误后,我们老师首先应该营造出一个宽容的环境。不给学生打上“差生”的烙印,不给学生分等级,要用爱去容纳学生的一切。一次上课,我们班的一名“双差生”竟无视老师的存在,自己在桌子下叠纸飞机,我当时很生气,真想马上狠狠地批判他一顿。但又想到这名学生非常倔强,假如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对于他改正缺点也没用任何的帮助。想到这,我面带微笑的看着他,示意他赶紧收起来。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的指出了他的错误,他立即觉得很羞愧,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