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读书心得 《孝经》读书笔记作者是春秋时期的曾参(公元前 505 年—公元前 435 年),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有用价值。曾子参加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学进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 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 《孝经》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广为传诵,其影响甚至远及异族他国。它主张珍视生命、不从非义、敢言直谏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超时代意义,与时下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 孔子曾说:我的主张反映在《春秋》,我的为人体现在《孝经》。由此可见《孝经》在儒家经典中的位次,在中国文化中的位次。 目录: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