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X 区产学研融合发展情况的报告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产学研融合发展工作情况,请予审议。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科技局加快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先后出台了《X 区加速打造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示范区的若干政策举措》《X 区“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行动方案(2023—2025 年)》、《X 区加快推进赋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不断激发创新动能,凝聚创新合力,全面深化与高校院所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推动校地企融合发展,X 大学科技园、X 大学科技园入选省级大学科技园;新增孵化器在孵企业202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 1300 家,科创孵化载体工作首获市政府督查激励表彰;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4 家企业获评 2023 年 X 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家企业被授予“X 市企业科技创新先锋”表彰;成立 X 大学国家技术转移 X 分中心,X、X 相关技术入选“X 市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典型案例”;创成全国科普示范区。二、主要工作1、创新主体培育量质齐升。全区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98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1347 家;充分发挥 X 英才计划的支撑引导作用,自 2021 年以来,成功引进 72 个区级科技人才项目,28 个市级科技人才项目,获得政策扶持资金 0.856亿元;成功吸引 6 名国内外院等在 X 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同时,提高高校院科技成果供给能力,与驻区高校院所共建 7个实验室、5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个院工作站,3 家博后科研工作站,3 个技术服务平台。2、成果转移转化载体不断拓展。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二次开发,实现政产学研经高度融合发展;13 家新研机构均与高校合作,孵化引进企业 195 家,累计在职人员 655 人,其中科研及管理人员约485 人,包含硕以上 194 人,相关营收达 71 亿元,连续三年绩效评价获奖率全市第一。构建多层次科创孵化载体,累计建设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创孵化载体 57 个,其中国家级 9 个、省级 30 个、市级 18 个,与 X 共 X 创新湾区,已获评省级大学科技园认定,与 X 共建X 数字经济创新湾、微电子学院、硅巷实验室,基本形成“一园一巷两湾区”的产城发展格局。3、技术转移转化队伍持续壮大。建立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