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了解留置尿管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2、发现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3、评价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医院泌尿道感染。二、监测对象监测对象:留置尿管>48 小时的住院患者。三、监测指标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四、泌尿系统感染的定义按卫生部 2001 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1. 尿检白细胞男性三 5 个/高倍视野,女性±10 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2. 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1. 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4cfu/m、革兰阴性杆菌菌数扛 5cfu/m。2. 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菌数 03cfu/m。3. 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 3 每 0 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4. 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通常为 1 周)有内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浓度±104cfu/ml 革兰阴性杆菌浓度三105cfu/ml 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说明:1.非导尿或穿刺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需考虑污染可能,建议重新留取标本送检。2.尿液标本应及时接种。若尿液标本在室温下放置超过 2 小时,即使其接种培养结果细菌菌数±104 或 105cfu/ml,亦不应作为诊断依据,应予重新留取标本送检。3.影像学、手术、组织病理或其它方法证实的、可定位的泌尿系统(如肾、肾周围组织、输尿管、膀胱、尿道)感染,报告时应分别标明。五、监测方法(一)监测前的准备1、监测开始前对相关科室的主任、护士长说明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2、对参与该项目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正确掌握泌尿系统感染的定义及正确采集泌尿系统感染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二)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为了保证住院患者留置尿管泌尿系统感染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资料准确、详尽,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1、住院医生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应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1 次/周尿常规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做培养;若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