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级结论汇总

二级结论汇总_第1页
1/12
二级结论汇总_第2页
2/12
二级结论汇总_第3页
3/12
1二级结论汇总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与其它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两个力的合力:F1+F2>F 合>F1—F2。三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 120co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4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p=tana;沿斜面加速下滑,pvtana;沿斜面加速下滑,p>tana。5 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如图6.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7.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8.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二、运动学:1.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2.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时,Vt/2//=s=—,t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2■V2+v2=ot—2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3.匀变速直线运动,v0=0 时21上升最大高度:H=(2上升的时间:t=匕g(3)(4)6)竖直分运动:Vy=I0Vo=VyCtg0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4:51s、2s、3s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2:22:32n2各段时间内位移比:1:3:5(2n-1)在第 1 米内、第 2 米内、第 3 米内第 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1:(]2—1):(v3-、辽)4.上抛运动:对称性: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 V。、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2V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2Vog1适用全过程的公式:S=Vot一-gt2Vt=Vo一 gt5 平抛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竖直位移:y=丄 gt2竖直分速度:v=gt2yVtg0=亠Vo水平分运动:水平位移:x=voto水平分速度:vx=vV=讥 2+Vy2V=VcosOoVy=Vsino>y在Vo、Vy、V、X、y、t、0 七个物理量中,如果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物理量。Vovo36.“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再求滑行距离。7.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8.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二级结论汇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