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团队合作的四种不良现象不只创业团队需要高度的 team work 合作,同学的报告与社团、甚至大公司内的各部门分工都需要团队合作,但很多失败的团队合作例子不外乎以下四种。 现象一:竞争心理作崇 面对猛烈的竞争,很多同学认为彼此“互为对手”。相关的问卷调查显示,虽然有 53%的同学认为如今高校生的关系应是“相互关怀、共同进步”,但是,由于在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竞争,46%的同学感受到了实际存在的“互为对手”的关系。还有相当一局部同学认为同学之间是“互不相干”甚至是“相互提防”的关系。很明显,片面强调竞争的心理,阻碍了年轻人的团队合作意识。 现象二、“负面”默契 一项任务布置下来,由于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大家明明知道该任务不切实际、无法完成,但为了躲避责任,都心照不宣地选择“静默是金”,谁都不愿将实际状况告知上级领导这是典型的“负面”默契。 现象三: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对团队合作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明星员工的故事:有位伴侣告知我,当他第一次成为经理时,他的部门里有一位明星员工,做事情比谁都快。但是,这位员工自大、自私、看不起同事,总是向老板埋怨其他员工。他的作风造成了整个队伍士气低落,员工之间没有信任,缺乏默契,效率极差。我的伴侣起初没有觉察到这一现象的危害性,反而认为那名明星员工是个英雄,他一个人的效率挽救了团队。于是,他每年重用并提拔明星员工。后来,别的员工都渐渐离开了他的部门,最终整个专案失败了。 我的伴侣说:“经过这次教训,我最终懂得,团队合作比个人表现更重要。” 我问他:“之后你辞退了那个傲慢的明星员工吗?” 他说:“不,我的老板先辞退了我,然后他又辞退了那个傲慢的员工。” 看来,只有摒弃个人英雄主义,才能培育出整体表现精彩的团队。优秀但不懂得团队精神的人,在团队中只会起到负面作用。 现象四:因小失大 在团队合作中,集体利益和共同目标是团队成员工作的前提和原那么,有时,为保证共同目标的实现,需要对以往的团队和工作进展调整,这可能就会与团队成员的个人利益或目标发生冲突,有团队合作意识的人会坦然面对,以大局为重,也有人会“因小失大”。因小失大的高级主管:在微软公司,有一次,鲍尔默总裁要求我对两位高级副总裁管理的两个研发队伍进展重组。从技术角度看,这两个队伍应当合并起来。但在这两位副总裁看来,假设放弃了对团队的把握权,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就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