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游山西村教案三篇 有关游山西村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通常需要预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游山西村教案 3 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山西村教案 篇 1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借助解释理解生词; 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诗中的哲理; 3、背诵古诗,默写?游山西村?。 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理解诗中所含哲理。 教学预备:风景画、课本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背诵?题西林壁?。 2.说说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了解诗意 1.自由读?游山西村?,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3.再次自由读古诗,思考诗中主要写了什么 三、读懂诗句,感悟诗理 1.自由读古诗,读懂诗句。 〔学法尝试:要读懂这几句诗,可以想一些方法。诗句下面有一些词语的解释,读一读解释,或许会有关怀;书上还有插图,看一看插图,说不定会受到启发,还可以与同学协商 协商 。〕 2.依据:“学法尝试”中的思路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力争读懂诗句。3.集体沟通。 (1)从解释中知道了“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读懂了第一、二行诗。 (2)从插图中,了解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是怎样的景象,知道了“疑无路”的意思,知道了“又一村”是指什么。 〔学法反思:课本中的解释对我们读通诗句有很大关怀;课本上的插图对我们了解诗中描写的景象也作了提示,抓住这些,就是抓住了读懂诗句的根本。〕 游山西村教案 篇 2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 1167 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受。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风俗,刻画了农夫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富。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全部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消灭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确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如今常用以形容陷入逆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消灭新的契机,增加抑制困难的信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