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杂交水稻的应用和种子生产

杂交水稻的应用和种子生产_第1页
1/29
杂交水稻的应用和种子生产_第2页
2/29
杂交水稻的应用和种子生产_第3页
3/29
杂交水稻的应用和种子生产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年产稻谷最多的国家,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在水稻品种选育进行了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发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即矮秆稻种的兴起,使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取得了突破。第二次变革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水稻杂种优势在世界上首次应用到生产上。我国人多地少,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安定的影响因素,杂交水稻由于其根系兴旺,吸收力强;光能利用率高;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适应性广等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彻底改变了我国的粮食形势,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平安作出了巨大奉献。第一章 概况一、杂交水稻的诞生1926 年,美国的 Jones 首先提出水稻存在杂种优势,并受到各国育种家的重视。其后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日本等都报道了水稻杂种优势讨论成果。进入 20 世纪 50~60 年代,由于玉米、高梁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讨论工作也相继活动起来。1968 年,日本的新城长友等实现了粳稻三系配套,但未能在生产上应用;美国、印度、前苏联、菲律宾等国家也相继开展了这项讨论,但都未能完成三系配套。与国外相比,我国杂交水稻讨论工作起步较晚。1964 年袁隆平从洞庭早籼稻中找出雄性不育株,并开始杂交水稻的讨论。1970 年 10 月李必湖和冯克珊等在海南崖县的普通野生稻中找到花粉败育雄性不育株。经过湖南、江西等省的育种家 2 年的努力, 1972 年冬育成二九南1 号 A 和珍汕 97A 等不育系,1973 年广西、湖南等地的育种家筛选出泰引 1 号、IR24、IR661 和古 154 等恢复系,从而实现了三系配套。二、杂交水稻在我国的应用从 1976 年在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以来,至 1998 年已有 2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种植杂交水稻,全国累计种植面积为 270 亿多公倾,产稻谷 3 亿多吨。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播种面积的 50%以上,个别省份〔如江西、四川等省〕90%以上为杂交稻。根据自然条件、组合要求、栽培制度等特点,可将我国的杂交水稻划分为以下 4 个区域:1、一季杂交粳稻区。要分布在黄河以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宁夏、陕西、新疆、吉林、辽宁等 8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江苏、上海、湖北、浙江也有少量的粳稻栽培。2、一季杂交籼稻区。 主要分布在江苏、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等省。3、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杂交水稻的应用和种子生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