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名人典故事迹五篇 800 字 李白名人典故事迹 1 一个初夏晚上,南边的紫云山和北边的观雾山上,一条条长龙蛇船的火光,蜿蜿蜓蜓地燃烧着,映红了夜空。那是山地农人烧草坡的野火,他们还是“刀耕火种”生产方式:把茅草烧成,算是遍地施了肥料,再用刀挑窠,播下玉米种。当秋风磅爽时候,农民们就上山收庄稼——扳包谷。 县令见了火景,心情感动,不由得咏起诗来: “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 县令得意洋洋地重复着这两句,又把“火不归”三个字重复了几遍,终于思路滞塞,咏不下去了。他望了望陪同而来的李白。李白才思敏捷,立即接续咏道: “焰随红日远,山逐暮云飞。” 李白是一个直道诗人。有的诗人,在也会作诗的上司面前,总是有才而不全露,甚至故为拙诗拙文,这是为人的曲道。李白自少至长,一贯走的直道。而这次的《观火续句》,李白的直道没有受到优容。县令不关怀民瘼,使李白失望情绪又进了一步。 李白名人典故事迹 2 婚姻家庭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中国也常常讲一句话:“家和万事兴。”要想干成事业,家庭内部的和睦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李白有怎样的家庭生活呢? 可以说,李白的婚姻不可避开地受到他内心诉求的影响。李白内心诉求什么呢?即通过婚姻为自己的仕途打开道路。《李翰林集序》称,李白一生有过四段婚姻,其中有两段在当时来说算是正式的,两段非正式的。 入赘许家李白在二十五岁左右出川,开始了自己游历天下的历程。他的家乡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但李白有着雄心壮志,小小的四川盆地已经容纳不下他,所以他要进击天下,用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李白一直很欣赏汉代司马相如的文章,看到司马相如盛赞云梦泽,便慕名前去游览。云梦泽位于江汉平原,李白到了位于今湖北境内的安陆,恰逢前任宰相许圉师家招上门女婿,李白就来到了许家,娶了许圉师的孙女为妻。这位许圉师曾在太宗和高宗时期为官,此时已经去世了。 李白为何要入赘许家呢?毕竟,那个时代盛行大男子主义,虽说唐朝妇女地位高,却也是男权社会下的高。在男权社会里,入赘被看作丢人的事情。而且李白家境甚好,入赘也一定不是经济原因。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李白极有可能是想依靠许家的实力帮助自己实现理想。身为商人子弟,李白在政治上没有任何背景、靠山,而许家作为前朝宰相家,名望和人脉资源是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白入赘到了许家。 许氏应该是一个比较贤惠的女性,而且两人的感情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