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多晶硅加工成单晶硅棒

多晶硅加工成单晶硅棒_第1页
1/9
多晶硅加工成单晶硅棒_第2页
2/9
多晶硅加工成单晶硅棒_第3页
3/9
多晶硅加工成单晶硅棒多晶硅长晶法即长成单晶硅棒法有二种:CZ(Czochralski)法FZ(Float-ZoneTechnique)法目前超过 98%的电子元件材料全部使用单晶硅。其中用CZ 法占了约 85%,其他部份则是由浮融法 FZ 生长法。CZ 法生长出的单晶硅,用在生产低功率的集成电路元件。而 FZ 法生长出的单晶硅则主要用在高功率的电子元件。CZ 法所以比FZ 法更普遍被半导体工业采用,主要在于它的高氧含量提供了晶片强化的优点。另外一个原因是 CZ 法比 FZ 法更容易生产出大尺寸的单晶硅棒。目前国内主要采用 CZ 法CZ 法主要设备:CZ 生长炉CZ 法生长炉的组成元件可分成四部分(1) 炉体:包括石英坩埚,石墨坩埚,加热及绝热元件,炉壁(2) 晶棒及坩埚拉升旋转机构:包括籽晶夹头,吊线及(3)气氛压力控制:包括气体流量控制,真空系统及压力控制阀(4)控制系统:包括侦测感应器及电脑控制系统加工工艺:加料 f 熔化 f 缩颈生长 f 放肩生长 f 等径生长 f 尾部生长(1)加料:将多晶硅原料及杂质放入石英坩埚内,杂质的种类依电阻的 N 或 P 型而定。杂质种类有硼,磷,锑,砷。(2)熔化:加完多晶硅原料于石英埚内后,长晶炉必须关闭并抽成真空后充入高纯氩气使之维持一定压力范围内,然后打开石墨加热器电源,加热至熔化温度(1420°C)以上,将多晶硅原料熔化。(3)缩颈生长:当硅熔体的温度稳定之后,将籽晶慢慢浸入硅熔体中。由于籽晶与硅熔体场接触时的热应力,会使籽晶产生位错,这些位错必须利用缩劲生长使之消失掉。缩颈生长是将籽晶快速向上提升,使长出的籽晶的直径缩小到一定大小(4-6mm)由于位错线与生长轴成一个交角,只要缩颈够长,位错便能长出晶体表面,产生零位错的晶体。(4)放肩生长:长完细颈之后,须降低温度与拉速,使得晶体的直径渐渐增大到所需的大小。(5)等径生长:长完细颈和肩部之后,借着拉速与温度的不断调整,可使晶棒直径维持在正负 2mm 之间,这段直径固定的部分即称为等径部分。单晶硅片取自于等径部分。(6)尾部生长:在长完等径部分之后,如果立刻将晶棒与液面分开,那么效应力将使得晶棒出现位错与滑移线。于是为了避免此问题的发生,必须将晶棒的直径慢慢缩小,直到成一尖点而与液面分开。这一过程称之为尾部生长。长完的晶棒被升至上炉室冷却一段时间后取出,即完成一次生长周期。单晶硅棒加工成单晶硅抛光硅片加工流程:单晶生长 f 切断 f 外径滚磨 f 平边或 V 型槽处理 f 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多晶硅加工成单晶硅棒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