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学院•会计学根底教材:付源等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 年版〕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会计槪述:会计的产生、开展、主要历程〔教材 1 页〕:一、产生:在生产活动中人们总是要关怀消耗与结果。 总是要按一定生产关系进行分配。 所以,必须要有记录、计算、核算。记录、计算〔即会计〕的产生是人们对生产活动进行管理的客观需要;是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段。二、产生和开展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在生产力低下,没有剩余产品的原始社会前期,还不存在会计。因为:1〕生产力极其低下,收获极其有限,对消耗和结果就谈不上记录计算,只是各尽其所能,使尽浑身解数,尽力劳作而已。2〕收获极其有限,没有剩余产品,只是最原始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求生存,还谈不上交换、分配,也就不存在专门意义的记录、计算。3〕当时文字尚未成熟完善,也无法记录、计算。 所以,虽有需要,但无可能、条件。上古结绳记事、刻木记数只是记录、计算的萌芽,还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局部〞,还未成为专门的职能,还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核算,也就还算不上会计。三、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剩余产品,就出现了会计。 1) 再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对消耗和结果的记录、计算、核算、考核也就日益重要。 2) 同时,有了剩余产品,就需要有复杂的交换、分配,这就更需要记录、计算、核算。 3) 文字也逐渐产生成熟。故此,记录、计算、核算〔即会计〕就从生产职能的“附带局部〞别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即管理生产的职能。据印度文献载:其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有一个农业记账员,在那里,簿记已经独立为一个公社官员的专职〞。但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尧舜禹时代,尚未发现有“会计〞记载的文献资料。四、中国“会计〞的出现、含义、开展历程: 出现:始见于西周,? 周礼 · 天官 · 司会 ? :一切赋税“听其会计〞。“司会〞篇对西周会计的职责、方法、制度,官员设置、俸禄、考核已有完善记载. 含义: 1)侧重于记录、计算的形式、方法。清焦循?孟子正义?:“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2)侧重于记录、计算的意义、特点。?说文解字?:會,从亼〔集〕,曾;意在聚集有用之物,并使之有所增多。計,从言,十;意在用数字恰当地表达、反映。 表达反映就是记录、计算;使之增多就是要监督、控制、调节。 开展历程: 1)确立于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春秋战国到秦汉,有“计簿〞、“簿书〞;用出、入作为记录符号,采纳实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