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 管理制度一、为强化根底管理,提升全员品质,全面提升公司形象,加强公司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参照并严格执行。二、适用范围:全体员工。三、5S 管理制度原理:1. “心态变那么意识变,意识变那么行为变,行为变那么性格变,性格变那么命运变。〞 ——〔日〕安岗正笃2. 推行 5S 应经历三个阶段:形式化〔整理、整顿、清扫〕→行事化〔清洁〕→习惯化〔素养〕。四、要素定义、执行目的与推行要领:1. 1S——整理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工作场所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目的:将“空间〞腾出来活用。推行要领重点1、 对你的工作场所〔范围〕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2、 制定“要〞与“不要〞的判别基准;3、 不要物品的去除;4、 要的物品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5、 每日自我检查因为不整理而发生的浪费。2. 2S——整顿定义: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明确标示。目的:不浪费“时间〞找东西。推行要领重点1、 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2、 需要的物品明确放置场所;3、 摆放整齐、有条不紊;4、 地板画线定位;5、 场所、物品标示;6、 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1、 整顿的结果要成为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的东西的状态;2、 要站在新人、其他职场的人的立场来看,使得什么东西廖放在什么地方更为明确;3、 要想方法使物品能立即取出使用;4、 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复到原位,没有回复或误放时能马上知道。3. 3S——清扫定义:去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目的:消除“脏污〞,保持职场干洁净净、明明亮亮。推行要领重点1、 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室外〕;2、 开始一次全公司的大清扫;3、 每个地方清洗洁净;4、 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5、 建立清扫基准,作为标准。1、 清扫就是使职场成为没有垃圾、没有污脏的状态,虽然已经整理、整顿过,要的东西马上就能取得,但是被取出的东西要处于能被正常使用的状态才行。而达成这样状态就是清扫的第一目的;2、 对于高品质、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制造,更不容 许有垃圾或 灰尘 的污染,从而造成产品的不良,清扫尤为重要。4. 4S——清洁定义:将上面 3S 实施的做法制度化、标准化,维持其成果。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推行要领重点1、 落实前面 3S 工作;2、 制订目视管理及看板管理的基准。1、 5S 活动一旦开始,就不可在中途变得模糊不清。假如不能贯彻到底,以会形成另外一个污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