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杯创建工作总结 践行“生命体”理念 绘就“高质量”画卷 (2024 年 12 月 12 日) 近年来,我们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视城市为生命有机体,根据“一个尊重、五个统筹”要求,以“楚天杯”创建为契机,扎实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绘就了“生态宜居·大美广水”的壮丽画卷。城市建成区面积增至 38 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增至 32 万人,城市绿化率达 35%,人均道路面积 3.5㎡,人均绿地面积 8.6㎡,城市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 90%、95%、89%,获评中国诗词、楹联、书法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是名副其实的“鄂北明珠”。 一、高起点规划,着力打造“品质之城”。以规划为引领,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城融合,构建了高质量进展格局。 一是打造城乡一体先行区。聘请上海复旦大学规划设计院,完成城市总规修编。当前,正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构建以应广城区为中心,以杨寨、长岭为两翼,以郝店、马坪、陈巷、李店等重点中心镇为支撑,以桃园、观音、兴河、丁湾等多个“漂亮乡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形成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进展局面。 二是打造绿色进展示范区。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绿色进展规划》,重点推动“五纵一横”6 条生态廊道建设,着力打造“两城同城、山水相依、文化融合、四化同步”的鄂北门户城市。 三是打造产城融合核心区。工业基地和“东三镇”“两大工业集聚区”建成面积达 280 平方公里,落户规模以上企业 150 多家,培育了风机制造、智能装备、军民融合“三大百亿产业集群”,形成了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特色农业等“九大产业体系”,进展势头十分强劲。 二、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宜居之城”。以建设为重点,实行市场运作,下足绣花功夫,吹响了高质量进展号角。 一是提升“城市品位”。累计投入 40 多亿元,撬动社会投资200 多亿元,高标准建成应广阔道、应山大道、“一河两岸”、印台山文化生态园等重点项目,启动马都司生态新城“四馆三中心”建设,建成绿地面积 200 余万㎡。其中,印台山文化生态园被省长王晓东称为“生态修复”的典范。 二是打通“城市脉络”。新建道路 40 余条,刷黑道路 33 条,刷黑面积达 40 余万㎡。改造扩宽道路 10 余条,打通堵点 10 余处,增加停车位 3 万多个,城区道路形成了“环”、连成了“网”...